如何選購行車記錄器 深入剖析 2015年9月 修正 安瑟數位
版權所有, 請勿抄襲使用!
從2010年以來,台灣的行車記錄器市場突然爆發,市場熱不可言,相信很多消費者買到了物超所值的商品,也對行車多了一份保障,但可能也有不少消費者不知如何選購,因而買到了比較貴或者不合用的商品!
本文希望能提供消費者一些購買行車記錄器的有效建議以及參考,本文盡量避免提及品牌/機型,不希望参雜商業色彩!
行車記錄器的選購要考慮以下重點:
一. 解析度
和電腦一樣,行車行車記錄器的解析度當然越高越好,解析度越高,拍攝的影片基本上就越清楚、越清晰。
目前各種行車記錄器解析度有:
1. 480P:最基本的是480P,相應的電腦解析度是640*480(VGA)。目前480P解析度的行車記錄器基本上算退出市場了!
2. 720P:相應的電腦解析度是1280 * 720 (HD)。
3. 1080P:相應的電腦解析度是1920 * 1080(full HD)。
4. 1296P : 相應的電腦解析度是2304 * 1296。
解析度越高,基本上越清晰,但是相對的檔案容量就越大,同樣容量的記憶卡能存放的時間就越短。
另,要注意的是,有一些大陸商品實際能力本來只有720P,但卻勉強拉高,犧牲FPS來達到比較高的解析度,這些商品當然實際表現就
不如真正硬體有達到HD 或 full HD的商品了!
二.FPS
FPS(Frames Per Second) 是每秒跑多少張圖的意思!
30 FPS 代表 每秒跑30張畫面
15FPS 代表 每秒跑15張畫面
正常的行車紀錄器錄影速度標準是30fps, 有一些行車紀錄器為了提升規格,混淆視聽,只有15fps,這也是消費者要注意的!
三.1080P與1080i
1080p是一種視訊顯示格式。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(progressive scan),有別於1080i的隔行掃描(interlaced scan)。數字1080則表示垂直方向有
1080條水平掃描線。
1080i 先掃描單數的垂直畫面,再掃描雙數的垂直畫面,故只需要1080p一半的頻寬,但是碰到高速移動的物體時,物體周圍就有晃動現
象。早期的高解析度電視都是這種規格,因為早期的頻寬較小,無法一次送出全部,故用這種方式一次送一半來減少頻寬。
市面上有一些行車記錄器是號稱1080P,但實際是1080i,如此畫質會比較差,消費者需要注意!
四. 鏡頭
好的鏡頭,用6片玻璃鏡片; 差的,會混塑膠鏡片! 塑膠鏡片,遇熱容易變形,造成熱模糊現象! 通常廠商都不會註明,大品牌廠商一般都是6片玻璃鏡片,小品牌、很便宜的則多半不是!
五. DSP 處理器/處理晶片
DSP(digital signal processor,數位訊號處理器)是行車紀錄器的核心,DPS好壞深深關連著行車紀錄器的品質,目前DSP比較好的是安霸(Ambarella),但是DSP好不是絕對就好,真的有某些品牌行車紀錄器用的是安霸晶片,但表現仍然一塌糊塗的!
科技日新月異,沒有永遠的王者, 2013年聯詠(NOVOTEK)推出的96650晶片,表現也不差。未來行車記錄器處理器的市場,應該不是安霸一枝獨秀了!
六.感光元件Sensor
感光元件(Sensor)也是行車記錄器最重要的核心元件之一。
與傳統相機相比,傳統相機使用“膠卷”作為其記錄影像資料的載體,而數位相機/行車記錄器的“膠卷”就是“感光元件”,“感光元件”的品質好壞、與使用材質會對照片成像品質產生決定性的影響。
目前相機/行車記錄器所用的感光元件主要有二種:
1.CCD
成像品質好,高品質的單眼相機大部分都採用CCD。
2.CMOS
一般而言,CMOS雖然產生的圖像品質比CCD差,但比較便宜又省電,所以被大量使用,目前智慧型手機/行車記錄器的感光元件幾乎都是採用CMOS。
3. Exmor R CMOS
Exmor R CMOS 是SONY 開發的新的感光元件,它改善了CMOS的感光度,感光能力是CMOS的2倍,因此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拍攝,能够大幅降低躁點,獲得更清晰的影像。Mio 588 是第一台採用 Exmor R CMOS 的行車記錄器,其影像品質也獲得普遍的肯定! MIO 628,688也是使用SONY Exmor 感光元件!
七.光圈
光圈是一組製作在鏡頭裡面可以活動的葉片,藉由控制葉片開合的大小,就可以控制光線在一定時間內,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。
光圈值越大,進光量就越小, 如上右圖
光圈值越小,進光量就越大, 如上左圖
光圈越小,進光量就越大,拍低光源、低照度地區的效果就越好!
例如 光圈F1.6 > F1.8 > F2.0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